找房生活记

小康生活的标准是什么,住房变迁见证小康生活

小康生活的标准是什么,住房变迁见证小康生活房产问答
回答时间
2020-10-28 21:41
房地产知识

精选回答
“小康不小康,首先看住房”。提起自己的小康之路,家住陈渡新苑的何润炎老先生笑着感慨道。从简陋的棚屋到如今窗明几净的大房子,小康生活的标准是什么,何润炎的搬迁经历也是他走向小康生活的真实缩影。

住房变迁见证小康生活


何润炎是最早一批从常州到金坛农村插队的知青,下乡以后的他整日与农活为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其中艰辛难以细数。但乐观勤奋的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学习,而是一边劳作一边想尽办法找时间看书,不断充实自己。他的才华得到了公社的赏识,乡里的文化站请他过去担任站长,组织一些群众文化宣传工作。

繁重的农活没有压垮他,但在住房上,他却遇到了难题:在当时知青住的都是四人一间的集体宿舍,这对于即将成婚的他来说十分不便。生产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将收集社员灶堂灰的小屋腾出来,再由公社出面,将屋子整修粉刷,至此,何润炎第一次有了独立的栖身之所。

1979年,何润炎从农村迁回城市,在常州滑稽剧团工作。因无房可住,何润炎只能随剧团借住在天宁寺,妻子与孩子留守金坛,只有在寒暑假才能来常与他团聚。后来,考虑到孩子读书需求,他将家人接来常州,在郊区租了户“农民房”,刚开始是5元一月的租金,后来房租涨价,每月仅拿三、四十元工资的何润炎无法承受,一家人面临无处容身的困境。正急得一筹莫展时,当时茶山乡杨家村的生产队长仗义相助,同意他们在生产队仓库墙外搭棚屋居住。

毛竹条、油毛毡与捡来的旧窗格构成了一家人的蜗居之所,虽然解了燃眉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薄薄的油毛毡棚面承受不了风霜雨雪的侵蚀,在第三年的黄梅天,棚屋成了“风波亭”,漏雨时,即使锅碗盆碟齐上阵也难掩窘境。那时的何润炎已不在剧团,而是调到了常州市第三毛纺厂工作,在棚屋实在无法居住时,他向厂领导求助,工厂得知情况后,连夜派职工来帮忙,一家人搬到了原采菱路边沿三毛厂围墙搭建的简易住房内居住。简易房也是一排棚户,夏天暑热难当,冬天则寒气袭人,此外还要受路边扬尘和车辆噪音干扰之苦。

后来,何润炎住上了劳动新村的“劈户”。“劈户”是当年因住房紧张,政府和单位将一住宅安排给两户入住的措施。因为是两家合住,自然多有不便。

再一次搬家,是因为何润炎分到朝阳一村的一户老旧住宅,后来享房改政策之福,他花1万多元,买下了这套房子。房子只有48.69平方米,面积小且设施不全,但是这套房子意味着从此何润炎一家有了真正的房产。

“物质上小康了,精神上也要小康。”何润炎笑着说。小康生活的标准是什么,谈及自己的小康生活,他感触良多:“党和政府永远把百姓放在第一位,在早年国家普遍不富裕的情况下出台了许多惠民政策,也使我的生活蒸蒸日上,我十分感激和感动。”

现在,何润炎与儿子一家住在陈渡新苑,屋舍窗明几净、小区环境优美。在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时,他也拾起了“老本行”,将自己的故事写下来,希望能鼓励更多人,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乐观积极,对国家、对生活充满希望。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故事能激励年轻人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将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他家的住房品质折射了居住需求到舒适需求的变化,是幸福快乐的变奏曲。就是这样一首首欢快的乐章,最终汇聚成了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丽凯歌。
本网页内容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对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负责,如您认为需要修改或删除,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