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房生活记

十年崛起现代新城,达州房地产的黄金十年,从蜗居到宜居生活更幸福

十年崛起现代新城,达州房地产的黄金十年,从蜗居到宜居生活更幸福房产问答
回答时间
2020-09-22 23:34
房地产知识

精选回答
2011年至2020年,是中国经济腾飞、国民收入增加的十年。达州市民群众的生活在这十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达州的人居环境、市民的居住理念也日新月异,达州房地产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达州房地产的黄金十年


让我们翻开这本壮丽的长卷,回顾达城房地产高速发展的十年嬗变。

一、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

“十年前,从窗外望去,眼前还是一片荒地。”家住西外“青华园”小区的赵女士告诉记者,2011年她刚搬进这个小区,向北望去隔着铁路的莲花湖片区一片荒芜。如今贯通莲花湖片区的金龙大道两旁,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车流、人流川流不息,街灯、车灯交相辉映。

记者走访莲花湖地块,看到这里有近10个小区均已有业主开始入住。“我们小区是当年的地王。”中梁首府小区居民沈先生告诉记者。据记者了解,中梁首府小区所在的莲花湖区块ⅢE4-2号地,自2014年推向土地市场后,曾遭遇多次流拍。2017年却以558.8万元/亩的价格成功拍出,成为当年的“地王”。至此,莲花湖片区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在短短几年间,一座新城环绕莲花湖湿地公园拔地而起。十年来,这里从以前的荒地、荒山、农田,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人居综合体。

在这十年间,高速发展的莲花湖区块,仅仅是达城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一个小小的缩影。环绕达城老城区,依托州河两岸,多座新城建设日新月异——北外州河岸边沿河矗立的江湾城小区,南外南国大道、汉兴大道、绥定大道两边到处都是崭新的小区、商场、学校、医院……

达城用十年的时间,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都市。依山傍水的秀丽达州,已成为镶嵌在秦巴地区的一颗明珠。

二、高速发展的综合交通

城变大了,路更远了,市民对达城交通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十年间,达城的私家车保有率不断上涨,道路也变得拥挤起来。

达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达州的交通发展,达城道路面貌焕然一新。十年来,拉通了一批骨干道路,打通了一批城市“断头路”,疏通了一批交通堵点,交通设施越来越完善,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更成了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2014年开建的凤凰山隧道工程,联通了北外和西外;2017年完工的金南大桥,贯通南外和西外;沿河而立的快速通道,打通了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动脉……

达州的城市交通在“苦练内功”的同时,更注重“勤修外功”——达州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决定了达州作为四川连接东西、承接南北的要塞地位。

10年来,达州以大交通支撑大格局,助力大发展,全力打造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近年来,为推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达州更是与重庆市万州区、开州区共同融入“双城圈”、建好“示范区”,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示范性重大项目加快实施,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交通一体化发展夯实基础。

如今,达州的公路、铁路、航运网络四通八达、互联互通,曾经艰难的蜀道,如今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秦川锁钥的嗟叹化作百姓心底里的赞叹。

三、绿色宜居的森林城市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达州市委、市政府尤其注重以人为本理念,切实抓好了一批关系城市长远发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水、气、市政、环卫、生态园林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完善城市功能。

从2011年以来,达州市已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近年来,达州市更是将绿化作为城市的“第一名片”,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启动实施了城市森林、城郊森林提质增效和道路绿化生态廊道、河流森林生态廊道、乡镇绿化、美丽新村、森林产业、森林生态文化等七大重点工程建设,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

如今,莲花湖湿地公园、塔沱湿地公园、梨树坪湿地公园游人络绎不绝,凤凰山、鹿鼎寨、大寨子绿树成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3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达11.89平方米。

如今,达州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人在绿中,城在园中。昔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绿色愿景,如今已渐渐在达州立体呈现。一座宜居公园城市,展示着幸福美丽达州新形象。

2011年,市民王先生终于搬出住了20多年的老单元住宅楼,迁进了达川区南城石家湾的富丽楠山小区。三室两厅的套房,让这个五口之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

随着各大知名房企入驻达州,洋房、叠墅、大平层等改善性住房层出不穷,王先生觉得自己家这个100平方米出头的新房再也不能满足全家的居住需要,2019年,他又在江湾城小区购买了一套近200平方米的改善性大平层。

安居才能乐业,房子对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达州房地产“黄金十年”的发展,顺应了市民对住房条件改善的渴求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三代五口搬出“房改房”

今年年初,在江湾城小区,因为一个小生命的到来,显得暖意浓浓。王先生家迎来“二胎时代”,这个刚出生的孩子和他的哥哥不一样,一出生就有了自己的房间。

“当年我们买房,就是因为有了第一个儿子。”王先生告诉记者,当年他们夫妻二人和父母一起住在某单位的“房改房”中。这套位于老城区、两室一厅的“房改房”是父亲为单位辛苦一辈子的奖励。这套老“房改房”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老式住宅楼,共有7层,预制板结构,步梯、餐厅和客厅混用……新生命的到来,让这个蜗居的家显得更加拥挤。

于是,王先生决定购买新房。

五、“刚需房”成市场“主旋律”

2011年,作为“刚需”一族的王先生,看遍了达城的各大楼盘。当时达城的房价大都在每平方米4000元左右。最终,他相中了南城石家湾翠屏山麓的富丽楠山小区。经过紧张的装修后,一家人很快搬进了新家。这个三室两厅100余平方米的新房,不仅有独立的客厅、餐厅,还有着亮堂堂的厨房、宽大的阳台,以及两个卫生间……一家五口每个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

10年前,达州房地产市场上在售的商品房,大多是这样的“刚需房”,100平方米左右的套房是房地产市场的“主旋律”,楼盘开发商大多也来自达州本地。这样的“刚需房”,让大多数市民群众搬出了公寓式的老房,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家。

与此同时,伴随着达城的城市开发,城际范围也不断向外拓展,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西外的莲花湖区块、北外的江湾城区块、南外的堰坝区块也纳入城市开发范围,达州房地产行业迎来又一个蓬勃发展的机遇。

六、“改善性”住房迎来春天

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达州市民对住房的要求有了更高的标准。买房,不仅仅要考虑舒适,除了面积、户型外,还要看房屋功能分区、采光通风、节能、防风、抗震、社区绿化率、物业服务水平、周边交通便利度,以及所处生活圈商业、教育、医疗资源分布情况,甚至邻里素质等。

达州这片蓬勃发展的热土,让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的目光也投向这里。绿地、蓝光、恒大、碧桂园、天誉、中迪等国内知名房产企业陆续入驻达州,加大了达州房产市场的竞争力。各个开发商相继推出了洋房、叠墅、大平层等改善性住房,赢得了市民群众的青睐。

王先生夫妇在决定生二胎后,迎来了又一个换房选择。最后他选择了北外江湾城某小区一套200平方米左右的大平层。

七、智能家居步入生活

在谈到自己的新房,伴随电子产品快速发展而长大的王先生,对自己的新家更注重“宜居”。

现在王先生家里的电器、设备都很“聪明”:有会扫地、擦玻璃甚至哄孩子的机器人;有进屋不用钥匙而是用指纹的智能门锁;全屋净水系统和新风系统让室内水质和空气质量一目了然;厨房里安装了集成灶和洗碗机……

“我装修时把钱全部花在了看不见的地方,而且尽最大可能选用环保指数高的材料,入住前还请专业机构对室内污染指数进行了测试。”王先生告诉记者,家里这个新生命的到来,让他更加注重全家人的健康。

10年里,住宅承载的功能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今在消费者看来,智能、环保、安全、舒适,成为“家”最重要的属性。近年来,面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问题,中央定调“房住不炒”,让房子回到居住属性而不是投资品,这也使达州的房地产行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繁荣的达州房地产行业,在过去10年里为许多达州市民筑起温暖的“小家”,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数据显示,达州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提高到近年的40余平方米。

从“蜗居”到“宜居”,回首达州市民的住房史,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住房的面积,更多的是人们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
本网页内容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对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负责,如您认为需要修改或删除,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