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房生活记

马鞍山市住建委:建管并重打造宜居城,文明创建按下升级键

马鞍山市住建委:建管并重打造宜居城,文明创建按下升级键房产问答
回答时间
2018-12-04 22:54
房地产知识

精选回答

现代化住宅小区


变化看城市,发展看建设。自2009年成功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以来,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组组城建民生实事,也深深刻印在马鞍山人的美好记忆里:宽阔笔直的大道、浓荫滴翠的碧树间,一排排现代化的住宅小区错落有致;棚户区不见了踪影,老旧小区换了模样,农村困难群众换了新房,“忧居”走向“宜居”的故事反复上演;22处城区水体摘了“黑臭帽”,农村污水也都进了管网……每一处变化,无不传递着民生至上的温度,体现着品质优先的态度。

“打造文明城市升级版,向全国第一看齐。”目标已明,奋斗不息。马鞍山市住建委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主力军,将始终坚持为人民创城、为文明创城的理念,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狠抓城市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建设管理,为打造文明生态宜居的马鞍山按下“升级键”。

重建设持续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城市之美,不仅在于高楼大厦、流光溢彩,更在于人文关怀。以生态优先、民生为重为根本,马鞍山市住建委以文明创建、全域环境整治、“两治三改”等为抓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人居环境,高标准、快节奏实施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黑臭水体治理和农村污水处理等系列工程,一幅幅带着民生温度的“幸福地图”浓墨重彩地铺展开来……

镜头一:11月23日,在安徽省化工地质勘察总院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房分配现场,居民程永兰站在选号区里再三对比,最终选定了秀山文苑安置小区的一套心仪房源。“房型我早就去看过了,很满意。”她表示,“升级后”的小区绿化环境、配套服务、交通条件,也让她切身感受到棚户区改造带来的福利。

解读:居民告别了拥挤不便的棚户房,城市实现空间格局的“大变身”。棚户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近年来,市住建委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全方位落实用地、快节奏推进建设,切实抓好棚户区改造工作。仅2018年,我市棚户区改造新开工4547套,基本建成11511套,政府投资建设公租房分配23426套,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新的一年,市住建委将用活用好地方政府棚改专项债券政策,加大实施公租房保障,合理优化棚改安置方式和流程,确保棚改目标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

镜头二:“小区楼房像新盖的一样,也有了停车位,再也不担心下雨积水,咱这老小区越住越舒心。”11月23日,在花山区金瑞新城小区,居民李欣带着孩子在小区里遛弯,对小区的新变化赞不绝口。

解读:基础设施日渐老化,脏乱差问题丛生,老旧小区该何去何从?一场大规模的老旧小区改造在我市展开。多年下来,精准把脉实行“私人定制”、听取意见聚力共建共赢、物业管理实现长效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加持,一键呼救系统、“呐吉岛”、智慧路灯等一系列创新涌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不断升级,已由过去的基础性改造朝着节能化、适老化等功能性改造转型,并结合文明创建测评标准实现长效化管理。据悉,从2016年起我市分5年时间,对全市各县区100个小区进行改造提升,涉及7.8万户居民。2018年共改造了20个老旧小区,共涉及居民15116户,占地面积110.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4.19万平方米。

镜头三:初冬时节,每日清晨,家住国际华城小区二期的刘先生就沿着西塘水系走上一圈。看着葱郁的绿植飘在清澈的水面上,各类水草花卉装点着岸边,居民都汇聚在此散步、聊天,他的心情总会豁然开朗起来。

解读:绿色生态是我市鲜明的城市底色,碧水长流方能润泽“生态福地”。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提高河道和泵站排涝标准、改善水系周边环境和保持水质持续稳定向好,我市从2016年起对中心城区35处黑臭水体实施综合治理。市住建委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综合整治”的工作思路,通过河道整治工程、水污染源控制工程、水质净化工程、生态系统构建工程、水资源配置及水系控制工程6大工程标本兼治、系统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日见成效。目前,全市35条黑臭水体共开工34条,西塘水系、杨桥沟、尖担沟等22条水体治理初见成效。下一步,市住建委将继续加强已销号水体长效管理、加快黑臭水体建设进度,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构建“护水、保水”的长效管理机制。

镜头四:天气渐冷,但博望区丹阳镇山河村的农村污水管网建设现场依旧火热。挖掘机轰轰作响,路边“裂”出一条鸿沟,虽然门前的施工给村民王家其带来了一些不便,但他丝毫不介意。指指家里已经改造一新的卫生间,他说:“改水改厕,不仅方便我们生活,更为村里环境带来好处,暂时的不便没什么大不了。”

解读:乡村振兴战略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日新月异。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就得花细功夫、下大力度。马鞍山市住建委以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为抓手,坚持理念转变、规划先行,注重因地制宜选择污水处理工艺,厂网并举、统筹推进,运用PDCA管理方法,工作有计划、有执行、有反馈、有提升,“一体化”推进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一定规模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实现农村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今年,我市18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年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实施农村改厕68660座,距离到2020年的全覆盖目标又近了一步。

严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内涵

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这些年,马鞍山市住建委利用创建和复审全国文明城市等契机,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要求,驰而不息地推动建筑工地、居住小区等区域的管理工作上水平、上档次,营造出浓厚的创建氛围。

镜头五:走在师苑新村,一条长长的“文明走廊”成为了小区物业向大家宣传文明礼仪、食品安全科普等内容的窗口。在这里,文明养犬、禁放烟花爆竹、文明创建标语、养生科普等内容都可以找到。“上下班路过时都会看一看,挺不错的。感觉小区里的文明氛围也有了,看起来也很美观。”小区居民张女士说。

解读:小区需要“大管家”。近年来,我市严格实施新建住宅小区物业查验制度,加大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覆盖力度,指导各住宅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选聘专业化物业公司进行服务,并不断加强巡查督查,规范物业服务企业行为,推进物业服务行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一场全民文明小区创建活动在物业公司的带动下轰轰烈烈展开。鲜艳的横幅标语、内容丰富的宣传栏、形式多样的宣传册……小区里多了丰富多样的“双创”宣传栏,物业在维护小区环境、安全上不断改革创新,在为居民打造良好环境同时,也鼓励居民参与进来,共创文明家园。

镜头六:走在马鞍山城区的施工工地外,高高的围挡不仅挡住了灰尘与噪音,上面“五光十色”的内容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不仅有着寓意深远的文字内容,还有传统剪纸画等丰富图案,又好看又有教育意义,我家孩子每次路过都得看上几遍。”家住在九华路附近小区的李先生说。

解读:裸露的建筑工地、暴露在外的砂石钢筋等建筑材料,工人施工所产生的噪音和灰尘等不仅影响城市的整洁美观,也给过往群众和附近居民带来诸多不便和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因此,建筑工地围挡建设十分重要。近年来,马鞍山市住建委一方面规范建筑工地围挡建设,做到坚固稳定、整齐划一,另一方面以其为媒,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德守礼”、“讲文明、树新风”以及市委、市政府近期重点宣传内容等公益广告宣传,注重体现马鞍山地方特色,并做到图案美观新颖、引人入胜。公益广告展示面积超围挡总面积的30%,使我市的主要城区道路俨然成为一条美丽的“画廊”。

镜头七:11月21日,马鞍山市住建委由马作兵主任带队两区、两园区住建和房管单位,前往宿迁市来了一场学习之旅。学习的内容则主要是文明创建中的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建筑工地围挡等先进经验。“对标看齐、找差找距、学章建制,通过探讨交流,寻找我们自己建设管理的文明创建长效机制。”马作兵说。

解读:一直以来,马鞍山市住建委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不断完善文明创建机制建设,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狠抓具体措施,建立了长效、常态化管理体系,并将创建工作列入年度考核目标,做到组织架构健全,工作责任明确,督查检查到位,年度创建工作年初有计划,过程有推进,年终有考核。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尊重民意、听取民情,不断结合实际创新举措,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的文明、标准、精细化管理水平,营造出浓厚的文明城市创建氛围,全面提升文明城市品质。
本网页内容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对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负责,如您认为需要修改或删除,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