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房生活记

离开黄河滩住上新房子,濮阳黄河滩区迁建出成效

离开黄河滩住上新房子,濮阳黄河滩区迁建出成效房产问答
回答时间
2018-07-01 21:39
房地产知识

精选回答

千安社区全景


心酸的回忆

窝棚过节、缺衣少食、投亲靠友甚至骨肉分离,成为濮阳许多滩区居民一辈子难以磨灭的苦难记忆。更多的滩区居民,祖祖辈辈与“滩区八难”为伴——灌溉难、吃水难、用电难、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安居难、娶亲难。

说起“滩区八难”中最难的,还数有个安稳的家。为抵御洪水,我市广大滩区居民选择垫台建房,期望以高度拼得过洪水。他们取土垫高一座五六米甚至更高的房台,所需费用相当于建一栋新房,花钱多不说,使用周期还很短。许多人家陷入“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债”的死循环,为建房花尽了积蓄、耗光了心血。

值得庆幸的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我市黄河滩区出现大洪水概率减少。然而,受伊洛河、沁河和小浪底下泄流量共同影响,中小洪水出现概率仍然较大,加之我市黄河滩区面积大、人口多、地势低洼,大面积漫滩现象仍会出现,“洪水漫滩—家园重建—再漫滩”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此外,长期以来,受特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我市黄河滩区以种植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水利、电力等公共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数据显示,濮阳市黄河滩区面积443平方公里,涉及范县、台前县2个国家级贫困县和濮阳县1个省级贫困县的21个乡镇503个村44万人。近年来,尽管我市黄河滩区扶贫开发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历史原因,这里基础差、底子薄,目前我市黄河滩区仍有162个贫困村7.8万贫困人口。这一地区已成为我省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短板地区。

搬离滩区、另谋发展,成为我市广大滩区居民最大的期盼。

施工中的台前县县城安置区


庄严的承诺

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事关黄河安澜,事关广大滩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从历史纵轴看,自远古时期大舜开始,中华民族几千年治河历程艰苦卓绝而又硕果累累,“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债”的局面亟待扭转;从时代横轴看,“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清晰而笃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蹄疾步稳,黄河滩区已成为脱贫攻坚这一大棋局重点考量的棋子。

对此,省委、省政府把黄河滩区居民脱贫致富列为全省扶贫攻坚的重点,提出“实施滩区居民迁建,解决滩区群众防洪安全,促进滩区群众脱贫致富,可与全省人民同步实现小康,实现治河和惠民的有机结合”。2013年,结合国务院批复的《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在多次深入黄河滩区调研的基础上,我省编制完成了《河南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总体方案》,计划利用5至10年时间,通过先试点再规模推进的方式,对受洪水威胁较大的黄河滩区几十万居民进行搬迁安置。

2015年初,我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第一批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经过市委、市政府全力争取,范县张庄乡、陈庄镇被纳入试点。其中:张庄乡涉及王英庄、双庙朱、李菜园、前房庄、后房庄、蒲笠崮堆6个村1295户4707人;陈庄镇涉及邢庙、东宋楼2个村742户2277人。

2016年3月,《河南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第二批试点实施方案》获批复,我市濮阳县习城乡、徐镇镇、梨园乡9个村2224户7776人和台前县吴坝镇、孙口镇2个村585户2050人被纳入其中。

“实施滩区居民迁建是解决广大滩区居民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治本之策,只有将滩区居民迁移到滩区之外,才能让他们脱贫致富。”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实践证明,市委、市政府主动争取迁建试点、超前布局居民迁建的决策十分正确。这一决策不仅得到了我市广大滩区居民的衷心拥护,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可以说,这两批迁建试点工作的成功开展,使我市部分滩区居民提前几年搬入了新家,实现了早搬迁、早稳定、早发展、早致富的目标,更为深入推进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从试点效果来看,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不仅能让滩区居民摆脱水患,享受城镇化发展红利,还能让黄河滩区这片洼地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及生态发展的新引擎。更重要的是,在这两批试点工作基础上,一个意在解决黄河滩区这样一个中国近代历史遗留问题的重大决策逐步成型。

2017年8月,《河南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获批,我省超过24万滩区居民,将在3年内陆续迁建至安全区域。其中,我市需集中搬迁人数达8.6万人,占全省迁建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还多,标志着我市滩区居民迁建工作从试点到规模化全面展开。对于其中的难处,市委、市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

——组织实施任务艰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前期调查摸底、安置区设计建设、旧房拆除、土地复垦等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资金筹措难度大。我市滩区迁建居民较多,资金需求量大,各级财政筹资压力大,融资渠道有限,统筹整合部门项目资金难度大。

——安置区用地保障有难度。我市各迁建县均为农业大县,基本农田占比大,保护任务重,实施规模化外迁,安置区用地十分紧张。

——后续产业发展任务重。我市涉及迁建的范县、台前县为国家级贫困县,濮阳县为省级贫困县,整体来看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要素支撑能力差,培育后续主导产业难度大。

一个个“难”字,摆在了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面前,摆在了广大党员干部和8.6万滩区居民面前。

面对这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市不等不靠不观望,自我加压,主动作为,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要求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争取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各项任务,基本解决8.6万滩区居民的防洪安全和安居问题,使滩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提升,滩区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形成滩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时间,在我市,一项项方案次第出台,一个个难题逐个击破,一处处安置区竞相开工,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一场前所未有的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攻坚战在龙都大地全面打响,市委、市政府以实际行动作出了决不让我市滩区一户一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的庄严承诺。

濮阳县县城安置区建设现场


壮美的合唱

逐梦路上,蓝图绘就,落实更要给力;目标明确,步伐尚需坚定。

对于3年搬迁8.6万名滩区居民这一整体任务,我市抓住主线、层层分解、步步为营:2017年启动搬迁5296户1.9万人,濮阳县县城、渠村、王称堌,范县张庄、陆集、辛庄,台前县县城、吴坝、夹河等9个安置区在当年9月底前集中开工建设,2018年底前达到入住条件,2019年春节前搬迁入住;2018年启动搬迁8954户3.2万人,按照要求,2018年第一季度开工建设,2019年底前建成,2020年春节前搬迁入住;2019年启动搬迁10051户3.5万人,确保2020年底前达到入住条件。

在迁建工作开展过程中,面对资金、土地、产业等一系列难题,我市不等不靠,各级各部门全方位投入,以实现保障黄河安全和滩区发展双赢为目标,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着力强化政策扶持、创新体制机制、保障改善民生、培育特色产业,奏响了一曲多部门、多层次、多领域共同推进滩区居民迁建的壮美合唱。

——强化组织领导。市、县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的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领导小组,各迁建乡镇均成立了相应机构和项目法人,各迁建村均成立了群众理事会,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

——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优先搬迁地势低洼、险情多发的“近堤村”“落河村”,积极稳妥、分期分批、协调有序推进。

——深入开展宣传动员,科学编制搬迁方案。全面开展入户调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科学制订搬迁和安置方案,着力解决怎么搬的问题。

——加快安置区建设进度。我市各级政府积极认真落实上级要求,细化分解责任,科学施工,台账推进,切实做到“三年规划、两年开工”,即三年规划所涉及的安置区均在2017年、2018年开工建设,同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让迁建群众住上优质房、放心房、满意房。

在事关广大滩区居民迁建意愿的安置方式上,我市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充分尊重居民意愿,除少量分散安置外,绝大部分采取社区化集中安置,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契合了广大滩区居民对城镇化新生活的向往,凝聚了巨大的搬迁动力。

以范县张庄乡为例。该乡是全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第一批试点,涉及6个村1295户4707人,是全省第一批试点中建设规模最大、搬迁人口最多的乡。为满足广大居民不同需求,该乡建设了“4+1”多层楼房20栋,两层联排独院135个,分60、90、120、150、180平方米等5种户型,配套建设有幼儿园、小学、社区门诊、社区服务中心、广场、礼堂、集贸市场、商业门店、农具存放处、垃圾中转站、公厕、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

对于集中安置方式,该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说,迁建采取集中安置方式,走新型城镇化路子是一举多得。一是建新城镇聚人聚财,推动农村商贸服务业大发展。二是重组了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为招商引资打造新平台。三是腾出滩区土地,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新空间。”

在强化资金保障方面,我市根据前两批试点实际投资标准测算,滩区迁建每户大约需投资21万元,规划外迁安置2.43万户8.6万滩区群众,共需投资约51亿元。对此,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积极与上级部门衔接,根据年度迁建任务,争取中央资金及时落实到位。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将建房补助资金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及时足额配套。

在土地方面,我市各级国土部门紧紧抓住省政府出台的滩区迁建优惠政策,优先安排增减挂钩项目,组织好节余建设用地指标A类复垦券交易。各迁建县科学规划安置区,节约用地,腾退更多土地指标,筹集更多建设资金,合理控制住房建设面积和标准,把群众出资控制在最小范围。

同时,为确保群众在迁建中实现利益最大化,我市各迁建县组织乡镇、村干部对各迁建村的人口、房屋土地、宅基等情况进行摸排,逐一登记造册,锁定现有人口,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对迁建工作的支持率。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截至目前,第一批试点涉及的范县张庄乡和陈庄镇8个村2037户6984人已全部完成搬迁,土地复垦已完成306亩。

第二批试点涉及濮阳县、台前县5个乡镇11个村2809户9826人,计划建设濮阳县县城、徐镇、习城和台前县孙口4个集中安置区,共建住宅楼69栋。目前,10栋完成装修,33栋正在装修,14栋已封顶,7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5栋正在进行基础建设。

三年规划涉及濮阳县、范县、台前县16个乡镇107个村24301户86151人,占河南省迁建人数(24.3万)的35.5%。目前,我市2017年启动的9个集中安置区全部开工建设,136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另外,2018年启动的濮阳县郎中安置区、范县县城安置区也已开工建设。

一项项政策、一条条路径、一个个举措,最终转化为一幢幢新居、一个个笑脸,我市广大滩区居民搬新家、换新颜的安居梦正在逐步实现。

安居还要乐业。滩区居民迁建,并不是只“迁”或只“建”,还得让滩区群众无后顾之忧,让群众看到新希望,真真切切触摸到新生活。对此,我市各迁建县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充分利用黄河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区位优势,用足用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在产业配套、全域旅游、城乡互动、生态农业等方面统筹谋划,培育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小镇,通过产业发展就近就地转移一批、职业培训对外劳务输出一批、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解决一批、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岗位吸纳一批,切实解决迁建群众后续发展问题。

美好的生活

6月20日7时许,吃过早饭的王思雨一路小跑着,直奔社区里的千安小学。快放暑假了,她一心惦记着正在排练的学期末文艺会演。“要去县里演出,而且妈妈也要去看。这是她从外面打工回来,第一次在台下看我演出呢。”王思雨开心地说,“搬家后才有这些好事!”

没过多久,77岁的李修德老人从自家的两层独院出来,直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爷,低压85、高压120,保持得不错!记住,只要您不喝酒、不生气,血压一准不会有大问题。”医护人员为李修德量完血压后笑嘻嘻地说。“还真是,迁过来心就安了,连血压都不高了。”李修德同样乐呵呵地说。

李修德是范县张庄乡李菜园村村民,他对记者说:“大堤内的村都怕被淹,建房只能把宅基地垒得高高的。垫台挖土,花钱多不说,庄稼地好几年才能养回来。这地刚养回来了,小孩儿也大了,又该建房了。”然而,滩区居民迁建让他看到了改变这一循环的希望。

千安社区建有“4+1”的多层楼房,也有两层联排独院。搬迁前村里让填报户型的时候,李修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180平方米的两层独院。“真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小楼,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梦。”他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每人2.84万元购房补贴,每户最多1.5万元老宅拆迁补助,再加上复垦土地流转后的收入,购房没花自己一分钱。

中午11时30分,王思雨的母亲苑小华摘下口罩、手套,停下手头的木门打磨活计,骑上电动车从千安社区附近的范县木业产业园赶回社区做午饭。在河北打工时得到搬家的消息,苑小华就下定决心返乡:“现在每月工资能拿5000多元,虽比在外面少一些,但花得也少,离家还近。”

范县木业产业园有14家木材加工企业,大部分从京津冀转移而来,千安社区有不少人在那里打工。看得出,苑小华对当下的状态很满足:“原来一年只能跟孩子聚两三次,电话里她哭我也哭。现在在家门口打工,能好好照顾孩子了。”

忙碌了一天,夜幕下的社区广场成了千安社区最热闹的地方。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嬉戏打闹着,中年人一边健身一边闲聊,而老年人组成的广场舞队伍最为抢眼。

踏着欢快的舞步,李修德老人忍不住炫耀起他新编的三句半:“千安社区好风光,农民各个喜洋洋,夸夸滩区新生活,真强!”

这就是我省首批建成投用的黄河滩区迁建安置区范县张庄乡千安社区里的“迁安”一日,也是我市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实施后,广大滩区居民搬来幸福新生活、迁出美好新希望的一个缩影。

连日来,记者发现,无论是完成搬迁的安置区,还是在建的安置区,都承载着滩区居民实现搬出滩区、过上好日子的安居梦,是居民眼里的香饽饽。

“整村搬迁一步进县城,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瞅瞅眼前这一栋栋高楼,才知道咱滩区老百姓世世代代的愿望,很快就要实现了。”站在新开工的安置区前,在黄河滩区生活了70多年的濮阳县清水河乡铁庙村村民李孟福高兴地说。

同样,在濮阳县习城安置区,习城乡连庄村村民连百强也深有感触地说:“洁白的墙面,亮堂的地板,水电门窗一应俱全。我都78岁了,做梦都没想到还能过上城里人的日子,这一切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啊!”

随着我市将滩区居民迁建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特色产业、特色种植已在各安置区遍地开花,广大滩区居民不仅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多层住宅,还能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务工挣钱。

“政府一年提供4000元藕种补助,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种植莲藕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如今,每亩莲藕年收入5000多元,是传统种植业的5倍。”据范县陈庄镇莲藕种植带头人张磊介绍,该镇不久前被授予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目前正在拉长莲藕经济产业链,引进莲藕、泥鳅深加工企业,滩区居民既可在合作社挖藕采莲,还能进厂打工,就近实现稳定就业,“真是挪出穷窝天地宽啊!”

目前,我市各迁建县、乡镇在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范县张庄安置区着眼于木材深加工项目、现代木业集聚中心的发展定位,打造木业小镇;范县辛庄安置区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观光业;台前县吴坝安置区以油桃特色产业发展为基础,打造桃李小镇;濮阳县县城安置区以濮阳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资源为依托,充分挖掘濮阳县文化资源潜力,打造具有鲜明中原地域特色和濮阳历史文化氛围的大型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复合型小镇——濮水小镇……

变化的不仅有百姓生活,随着我市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的深入推进,广袤的滩区也将跨入新天地。按照规划,大规模滩区迁建完成后,我市广袤的滩区将按照滩内种草、滩外养牛、城郊加工、集群发展的思路,突出抓好沿黄奶业发展,积极发展花卉种植、肉牛养殖、水产养殖等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同时,结合黄河沿线生态、人文资源,我市计划大力发展沿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建设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让滩区群众过上更加富足的日子。
本网页内容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对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负责,如您认为需要修改或删除,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