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房生活记

“预付款”是订金还是定金?交3万买房房子没买成还亏了7千

“预付款”是订金还是定金?交3万买房房子没买成还亏了7千房产问答
回答时间
2019-01-15 22:32
房地产知识

精选回答

预付款是订金还是定金


交3万元买房,结果房子没买到,还亏了7千元,这样的买房经历搁谁身上都闹心。

在未充分了解贷款政策的情况下,市民张女士就交付了3万元定房,后因不符合贷款政策要求开发商退房返还全部定金遭到拒绝,为此,她不得不和开发商打起了官司。最近,经玉州区法院调解后,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开发商退还23000元给张女士。

交3万元买房 反悔退房开发商拒返还钱

事情要从2016年6月说起,张女士到玉林市某开发商的售楼处了解房产情况,期间看中了一套商品房。张女士在销售人员的热情介绍下,与开发商签订认购协议,并当场交付一万元。两天后,销售人员又联系张女士,表示开发商正在搞促销,只要其再交2万元,便可以享受优惠,即免交5万多元的购房首付款。张女士觉得十分划算,便又交付2万元给开发商。

钱交出去后,张女士到多家银行了解后才知道,其根本不符合贷款条件。张女士立即向销售人员提出退房,销售人员表示可以退房,但张女士是单方毁约,3万元属于定金,不予退还。

这下,张女士懵了:房子没买着3万元也要跟着没了。张女士不甘心,多次找开发商协商。几经折腾,开发商最后表示让步,愿意退回2万元给张女士,余下的1万元,无论张女士怎么说,都不愿意退了。

对于这个结果,张女士不能接受,于是将开发商起诉到玉州区法院。

3万元是购房预付款还是定金 购房者和开发商各执一词

面对张女士的起诉,开发商先提出管辖权异议,认为其公司属于南宁,案件应移交南宁有管辖权的法院受理。玉州区法院一审裁定驳回异议。开发商不服上诉,玉林市中院终审裁定维持一审原判。
    这样下来时间过去了6个月,案子才进入实体审理过程。

张女士交付的3万元是购房预付款还是定金?这成了一大争议点。

张女士坚称,自己交给开发商的3万元不是定金而是购房预付款。她当初看房时就有顾虑,因为她的经济能力有限,不能一次性付清房款,唯有向银行贷款,但其已年近50岁,且工资收入不高,不知道能否顺利贷款。在场的销售人员却表示其可以帮忙解决贷款问题,让她放心。她是在销售人员的一再保证下打消顾虑才签了认购书。

开发商这边则表示,张女士所交的3万元是定金。张女士没法办房贷买不了房,不是开发商的原因造成的,按法律规定不能返还定金。

法官多次组织调解 双方和解开发商退还两万三

为了能让双方协商解决纠纷,主办法官组织双方多次调解。张女士刚开始情绪十分激动,指责开发商的销售人员有意欺骗,其根本没有能力帮忙解决贷款问题,却一再承诺,诱使其交付3万元购房预付款。

开发商的委托代理人则表示,张女士作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应当最为了解其是否符合贷款政策,不能贷款是张女士的过错,根据认购协议的约定和定金罚则,3万元的性质是定金,张女士已构成单方违约,可不予退还给张女士。

张女士虽然坚称自己所交的3万元是购房预付款,但她与开发商所签订的购房认购书及开发商出具的收据上都显示是“定金”。对于这一点,主办法官通过引用类似案例,结合法律规定的定金条款,向张女士说明定金和购房预付款的区别。

另一方面,法官与开发商的委托代理人反复沟通,提出张女士及时退房,并未造成开发商过大的经济损失,建议其退还大部分款项。

经过主办法官反复与双方进行了多次沟通后,最终,双方互谅互让,于日前达成上述协议。

法官提示:购房付定非儿戏 事前要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和贷款政策

上述纠纷常见于商品房交易过程中,张女士的遭遇值得广大购房者深思和引以为戒。

办案法官称,“预付款”表示先预付一部分的钱,这个定义比较宽,具体要看双方在书面协议上怎样约定“预防款”的性质。如果约定是订金,那么,若买卖不成,收取方应该返还。

而“定金”在法律上有严格的规定,并具有定金罚责的特点:我国《合同法》第115条:“当事人可以依照我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出卖人通过认购、订购、预订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受定金作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担保的,如果因当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按照法律关于定金的规定处理;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返还买受人。”

买房毕竟是件大事,在此,法官提醒,作为购房者应当熟知相关法律知识和贷款政策,特别是定金、订金、购房预付款的性质和区别,详细阅读合同条款后再谨慎定约。如果自己不能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可先向法律人士咨询了解清楚,避免因不成熟的消费心理而陷入被动的局面。
本网页内容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对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负责,如您认为需要修改或删除,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