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房生活记

厦地村的“古味”与“新生”

厦地村的“古味”与“新生”房产问答
回答时间
2016-11-28 15:14
房地产知识

精选回答

厦地村的古味与新生


厦地图书馆义工刘英

一场重塑古村的抢修行动,一位践行古村保护的艺术批评家,一片焕发新生的古建筑群讲述着厦地村的“古味”与“新生”...

避隐喧嚣,寻踪乡陌。在距屏南县城七公里处,坐落着一座古村——厦地。它是“屏南四大书乡”之一,也是最具闽东北山区特色的经典村落,深受中原文化、程朱理学、徽派建筑的影响,村庄形成了淳朴与典雅、自然与人文、生动与肃穆的独特风格。

在古村落存活岌岌可危的境遇下,厦地古村也同样面临着人去楼空、霉烂倒塌的凋零景象。2015年10月,在屏南县政府和厦地村民的全力支持下,由艺术批评家程美信发起的一场古村保护与利用的抢修行动开始铺开。

坚守信念 古村保护的“践行者”

冒着细雨,程美信站在修缮好的古宅前凝思。“朋友不解,说我一个批判传统的人居然跑来修缮古村,但我确实这么做了,而且会一直坚持下去。”在他笃定的眼神里,透着一股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感。

倾倒的梁柱,倒挂的橼角瓦片,腐朽的雕花窗台,凋零的神话故事石臼……黯然失色的古宅部件诉说着一尺繁华的史迹和无处安放的乡愁。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厦地至今留存着相对完整的古村格局。厦地村115户人家如今在村里居住的仅10余户。

一年多前,初游厦地古村,程美信便被深深吸引。土木砌筑的老宅古朴浑厚,斑驳的外墙、泛红的柿子树、穿村而过的溪流野趣天然,与四周秀丽的自然山水交相辉映。“这样弥足珍贵的古村落资源,在中国其他地方不多见。”眼前完整成片的传统建筑群让他兴奋不已。但在村里每踱几步便会看到百年老房的残垣断壁,加之受湿润气候的影响,这些夯土墙木屋不同程度出现霉烂倒塌,若不及时抢修保护,一旦人去楼空,老宅便再无挽救余地。古村落消亡的惊人速度,让程美信不免忧心忡忡起来。

一面思考,一面挣扎。于他而言,眼前的古村既像年迈的长者,诉说历史沧桑,又似无助的孩童,亟须他去保护。这些凝聚先人智慧的古建筑,理应得到传承,不能就这么抛弃。因为这种痛惜感,程美信决心留下来,试图用他对传统审美的把握和古村保护的理解,让古建筑“活”过来。在屏南县城,程美信与一直致力古村落挖掘保护与利用的县政协主席周芬芳提出自己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决定了由屏南县筹集资金,程美信具体实施厦地古村的保护与修缮。

“我要去修古村落了。”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2015年10月,在与家人简单沟通后,程美信辞去了高薪工作,开始全身心投入这个“疯狂”的古村修复计划中。

从国际大都市到籍籍无名的小山村,程美信的身份也从闻名一时的艺术批评家转变为一介乡野村夫,身上沉甸甸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让他成为给厦地古村带来“重生”希望的特别来客。

修旧如旧 砖瓦间重塑古村记忆

扎着头发,蓄着长胡子,一口浓重的外地口音……“怪人”,这是村民们对程美信的第一印象。但在厦地村村支书郑家东看来,“怪人”不怪,他的一双手反倒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程老师来到厦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原来,早在三年前,郑家东就积极组织为村里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但苦于无人指导、没有方向,厦地古村保护工作一直踌躇不前。直到程美信的出现,郑家东潜伏心中多年的想法终于得以践行。

在厦地古村,每一座房子都有它的故事,每一块砖,每一块瓦,都系着快要消逝的乡愁。村民郑根阳对自家老宅年久失修垮塌感到痛心。“记得小时候,每天都沿着这条路跑上跑下,有时候困了就在老屋前的石凳上睡一觉。”而今老宅内早已了无生气,满是杂草,那些满载回忆的老物件也不复存在。

乡村记忆渐行渐远,古村重塑之路迫在眉睫。在程美信与村里充分沟通以及村支书郑家东的牵头动员下,60多座老宅的主人与村里签订了20年的房屋租用合同。2015年12月,古村正式进入修复阶段。

“在古村修复中存在许多困难因素,技术、资金、制度、村民的思想观念、对美的应用和传统文化认知不足等,还有一些表面性的修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都很不利。”正基于此,程美信对古村的修复工作极其细致甚至苛刻,他对村里60多座老房子全部进行摸底调查并建立资料库,按房屋的危险指数,有计划地一批批修复古屋,并实时跟踪修复进程,精心修复着这些看似没救了的老房子。

一年多来,尽管厦地古村修复工作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但在当地干部、村民的积极投工投劳下,还原性修复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全村60多座古宅,按原样加固、修复的有40余座;原来水泥浇面的村道换成了过去的石板条;村内溪流旁不锈钢栏杆也替换为仿旧木栏杆;村里的学校得到重修,基础设施也日渐完善。

活态保护 “沉睡”古村重焕新生

“保护性开发,光保护没有意义,还要盘活资源,让古村有人气,使其生命力得到延续。”今年7月,程美信酝酿近一年的艺术家驻村计划等项目开始陆续启动。通过对古村老宅、闲置校舍进行整修和改建,为艺术家、电影人、作家、诗人等提供6000平方米的艺术驻创空间,并定期开办电影公益教学研习班、学术交流等活动,让怀有“艺术梦”和“电影梦”的人有处可栖。

修旧如“旧”,守旧则“活”。在保持着原汁原味的传统风格的基础上,一些老宅在经过改良后,“活化”成为了咖啡馆、图书馆、影像馆、茶屋、画室等,且均为公益性质,除运行成本之外,所有盈利部分都归于厦地古村,用于村内维修、卫生、网络等开支。经过活态保护的厦地古村已今非昔比,成为了人们舒缓身心的好去处。平日还能迎来不少游客,最多的时候一天可达近300人。

一个人做公益,是情怀,一群人做公益,可谓之信念。“吸引力法则”在程美信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得知他在厦地义务修缮古村落的事迹,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公益爱好者也自愿前来担任义工。来自漳州退休的妇产科医生刘英便是其一。“无论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我都想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在厦地古村图书馆担任义工的她表示能奉献心力,当一名古村义工已是乐在其中。像刘英这样的义工不在少数,他们正发挥着各自的才能,为古村新生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古朴宁静的厦地和日常反复的古村修缮工作并未让程美信感到孤独,相反他倒觉得很充实。“古村修复是一个感受沧桑和岁月的过程,现在修缮的古村落只是冰山一角,但经过抢修,它的生命就得以延续,这也让后代们的人有迹可循。”程美信说,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工作任重而道远,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政府层面和社会力量来关注、支持和参与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工作。

责任编辑:宁德房产网

□ 记者 杨菲菲 郑凯 通讯员 张川闽
本网页内容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对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负责,如您认为需要修改或删除,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