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房生活记

北海白龙珍珠城隐藏许多未解之谜

北海白龙珍珠城隐藏许多未解之谜房产问答
回答时间
2016-03-01 17:10
房地产知识

精选回答

白龙珍珠城红沙田岭瓦窑岭


报载汉唐遗物发现的红沙田岭,当地人称瓦窑岭,位于白龙城北边,因历代村民在山岭上烧窑制陶瓷,故名。

北海市文物局考古人员认为,在白龙城周边地域找到汉朝器皿,这一重大发现有可能将白龙城的历史线索推前至汉朝。这一消息,勾起了老考古工作者陈瑞业的追忆——白龙城隐藏许多未解之谜。

北海白龙城疍屋


据媒体报道,从去年12月开始,北海市文物局对位于铁山港区营盘镇白龙村的白龙珍珠城遗址及其周边5公里地域进行为期20多天的田野考古勘查。考古人员在勘查中发现了8处汉、唐及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汉、唐时期的文化遗物点4处、宋至清时期的遗物点3处、明代古墓群一处。

此次田野考古勘查的汉唐时期遗存分布面积达到14万平方米,所采集到的汉唐时期的遗物区主要在红沙田遗址和大坡岭遗址,以泥质灰陶为主,部分为夹砂陶,以方格纹、米字纹、水波纹、弦纹等纹饰为主要特征。可辨器型有卷沿罐、高领罐、器盖以及饼足碗(唐代典型器物)、假圈足碗等。同时,在红沙田遗址还发现了水波纹、弦纹陶器的文化层堆积。

考古人员认为,在白龙城周边地域找到了汉朝的器皿,充分说明当时白龙沿海一带已有人群活动。这一重大发现,有可能将白龙城的历史考古线索推前至汉朝。因此,对北海市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具有重要意义。

白龙古城遗存众多

其实,在营盘白龙村周边,考古发现出土文物,早在清代以来就多有记录。据曾经参与营盘田野考古的合浦博物馆资深考古工作者陈瑞业老先生回忆,他所参与经历的,起码以下几方面:

一是彬彬村大铜鉴。1981年10月,营盘能村大队彬彬村社员在建房屋挖地基时,挖出大、中、小3个铜鉴,口径分别是44、40、34厘米,盆内底饰有双鱼纹的“鱼盆”。经故宫博物院青铜器专家杜乃松实物鉴定,确认为东汉器物,定为二级文物。

据房主介绍,宅基地面平坦如纸,约在地面下0.8米处挖到的,当时大的铜鉴是仰面朝天,两个小的覆盖其上,由木箱盛装,出土时箱已腐烂。由于当时没扩大挖掘范围,是否还有其他的物件器皿,也就不得而知了。根据对3个铜鉴的分析,专家认为不是陪葬品。

因为汉代墓葬都是深坑厚葬,而这3个铜鉴出土的地表层很浅,应是家藏之物。而合浦汉墓出土的铜鉴,最大的是望牛岭1号汉墓出土的一对铜鉴,其口径只有36厘米。而据考究,一号汉墓主为郡一级首领。那么,营盘能村大队彬彬村出土的3个大铜鉴的主人又是什么身份呢?彬彬村与白龙城相隔不远,有人因此推想这是否与白龙城官员的遗物有关呢?

二是山口村陶俑。合浦博物馆藏有一件1982年4月在能村大队山口村出土的陶俑,长27.5厘米。同类陶俑在合浦汉墓中多有出土。山口村出土的这件陶俑与合浦汉墓出土的陶俑有何种相关联的因素呢?山口村与彬彬村和白龙城相互距离约在两三公里之内,其中关系值得探究。

三是大虫岭古墓砖。1994年7月,合浦博物馆文物调查组去婆围调查北窑岭新石器时人遗址,途经黄销大虫岭林带,偶然发现那里有一处长约25米、宽约4米散于地面的方格纹、网状纹等纹饰的楔形薄碎砖,与合浦城郊汉墓砖无异。这些汉砖是如何遗落在北窑岭的呢?是后人从别处移到此处还是原始遗留,至今此谜未解。

四是白龙铜鼓群。据《合浦县志》记载和实地调查得知,自清光绪年间到1994年,在营盘共挖出了11面铜鼓,烟墩岭沙脚挖出5面,民国期间挖出3面,新中国成立后挖出3面。就铜鼓出土范围与数量比例而言,其密度相当大,可称得上“世界之最”。

古人视鼓为权力和财富象征,如《隋书》云:“有鼓者号为都老,郡愫推服。”《明史·刘显传》曰:“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弹丸之地白龙,出土了这么多铜鼓,反映出古时白龙一带曾有段兴旺发达的辉煌历史。当时这里可能是一个以珍珠采集与销售为中心的繁华集市,聚居富有人家众多,铜鼓正是富人喜好收藏之物。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通通埋在地下呢?

由此可见,以白龙城为中心的周边地带,出土汉代文物的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偶尔的发现,而是一系列相关联的、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历史文化现象。其中出土的铜鼓,更是多有史籍记载存证。

如据民国版的《合浦县志》记述:“光绪四年、五年间,白龙城南门外二里许有土阜,俗称小墩岭。渔人从墩脚海沙内挖出铜鼓五,形状花纹如前述(鼓平面直径二尺零六分,颈圆周六尺,腰圆周五尺五寸,底圆周六尺二寸八分。腰左右共四耳,系以铁链。身高一尺二寸,鼓面花纹十五层,为锐干角者。二层为古钱形者,六层为四瓣花形者,一层为蝉形者,二层为方画饰形者,三层鼓身花纹相类皆精工细密。沿边蹲蛤蟆六,其三为单,其四为双。蛤蟆大小负重量二百觔有奇。)最大者送入白龙三清庙,一鬻入城南李氏安园,一鬻入玑屯王宅,一鬻入城南李氏平园,一鬻入乾体藏天后宫。”

光绪四年、五年间,即是1878年、1879年。这是目前最早关于白龙村出土汉代文物的纪录。在民国版的《合浦县志》中,对这5面铜鼓出土后的去处都有准确的记录。遗憾的是,到后来都不知所踪了。

除此之外,在民国年间,白龙又挖出了3面铜鼓。

探究铜鼓出土之地

为了探究白龙铜鼓的史迹,笔者于日前专门前往白龙城查访,经过与城中老人交谈发南,老人家们大都知道白龙城铜鼓的事典。但由于岁月久远,对于清代出土的铜鼓,都是只知其事,而出土地址在何处,却是“未识其庐山真面目”。而一提起民国出土的铜鼓,老人们的话题就多了起来,能准确地说出出土铜鼓的地址所在,是在白龙城南门外约二里海岸边的一个叫“暗沙窝”的地方。

根据老人们的提示,在营盘镇有关人员的带领下,笔者一行顺利地找到了海岸边的“暗沙窝”。但是,由于当地村民在这一带抽沙,原来的地貌已经发生大面积改变。正在寻觅间,发现附近树下坐着一个放牛的老翁。

经过交流之后,老翁了解了笔者一行的来意,笑着说:哈,你们算是找对人啦,我当年就亲眼看到过这几面铜鼓。说起当年铜鼓出土的情况,老翁说,当时从两个地方挖出了铜鼓,这两个地方都是在海岸的沙窝边,两处地方东西相距约三四百米。老翁边说边拿起手中的木棍,指着西边的一处沙丘说,那是两面铜鼓出土的地方;说罢转身指着东边的另一处沙丘说,那是一面铜鼓出土的地方。

笔者问当时铜鼓是怎样挖出来的,老翁哈哈地笑了起来,他说:那还用挖啊,西边的两面铜鼓是沙岸被海水冲崩后露出来的,人们直接取了出来。而东边的那面铜鼓则是被牛踩踏露出来的。这些铜鼓被发现后,当时的政府部门就派人扛走放在白龙城旁的“疍屋”里,过了一段时间才拉走。

老翁所说的“疍屋”因何而得名,就连老翁自己也说不清楚,只说是疍人,即疍家佬居住的,世世代代都是如此称呼。听了老翁所说,笔者一行找到村干部带路,立即赶往“疍屋”。

笔者一行原以为老翁所说的疍家佬住的“疍屋”,是一般的疍家棚。等来到了“疍屋”前,所见却使大家大跌眼镜:竟是一座客家土围楼式的建筑。高墙深院之中,青砖拱劵,厚实的夯土墙上枪眼并列,显得格外的森严。

由于“疍屋”弃置已久,楼顶、门窗已经塌空,整个土围楼内只剩下一座完整的泥砖建成的四合院,至今还有人居住。笔者向村干部打听这座“疍屋”的情况时,村干部也说不出根源,只是知道这曾是某姓家族的祖屋,早年间屋主一家都外出后,没人照管就成了这个状态。

村干部说,在“疍屋”的子孙中的,有人抗战时就参加革命,曾任支队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官居高位,长住北京。村干部表示,真希望这间“疍屋”的后人能回来修复这座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土围楼。

这就是关于白龙城及周边区域田野考古及出土文物的的事典,留给了人们太多的期待,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以后,也许会有更多令人惊喜的发现。

责任编辑:北海房产网

作者:范翔宇
本网页内容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对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负责,如您认为需要修改或删除,请联系我们处理。